贸易战打响,我们还没凉!
今年3月23日美国公布“301调查结果”;4月16日对中兴实施制裁,禁止美国企业向中兴通讯销售一切产品;7月17日,日本和欧盟签署双“零关税”为目标的双边贸易协定;7月26日,美欧谈判,达成零关税共识,并称将争取签订自由贸易协议;而在8月,美国和日本将启动自由贸易谈判。
美欧日携手打造“零关税财团”挟制中国的消息在业内瞬间激起千层浪。业内人士对此议论纷纷,有关“美欧日另起炉灶,不带中国玩了”,“欧洲背后捅刀,中国腹背受敌”等言论此起彼伏。
自美国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随之Ministry(商)of (务)Commerce(部)也表示将对没产品采取统一力度、同样规模的对等措施。特朗普随后威胁对至少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关税,贸易战打响。
从微观行业角度上来看,此次贸易战涉及的行业或多或少都将受到影响,例如中国的机电行业、高端制造业,美国的农业、汽车和飞机制造业等。对于中国而言,首当其冲受到冲击的是机电类行业。对于美国而言,农产品行业,尤其是大豆行业,也将受到很大的影响。中国是美国很大的大豆进口国,中国目前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占美国大豆总出口量的60%。中国加征25%的关税,将会对美国的豆农造成巨大的影响。美国国内众多农产品出口商对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联合发声反对,甚至联名写信给白宫。
关于中美贸易战相关文章网上已经很多,国家层面、战略层面的分析都有。我们撇开这些高大上的言论,普通的出口企业应该怎么办。
欧美市场不再是出口企业的首选
以往中国企业家选择美国等欧美市场,主要看重的是市场的成熟度和高端消费程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欧美市场的确有高端的技术核心。但对于中国大多数中小型外贸企业来说,中国商品在欧美等国并不占据有利地位,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等欧美国对中国的外贸商品门槛较高,另一方面中国商品在欧美等国没有足够的竞争力。加之,美国对华产品征收25%关税,意味着中国产品价格提高,在美竞争力下降;而美欧日达成零关税协议,中国产品在欧美市场更将举步维艰。
中东非市场的“蛋糕”逐渐做大
在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娱乐产业上,中东、非洲等国家虽晚于欧美等国,但随着政局的逐步稳定,这些国家对基础建设、文化娱乐的需求不断的扩大。电力、铁路、房屋的不足,使得政府不断的吸引外资。沙特的“愿景2030”就是着重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在农业、汽配、纺织业等产业,中东非市场同样具有巨大的缺口,同时中东非还具有巨大的人口红利。
“一带一路”为企业走进中东非市场铺路
近年来,中国与中东北非的联系交流日益密切。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打通了中国和中东非外贸的纽带,在政策上,中国和中东非国家实现友好往来;在经济上,中国的能源、矿产、农产品主要依靠中东和非洲,其基础设施和高技术产业需要中国,两者可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1、2016年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应沙特邀请,访问抵达利雅得对沙特阿拉伯进行国事访问
2、2017年3月沙特国王萨勒曼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访问中国;
3、2018年7月,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成功举办;
4、近日,习近平开启中东非洲外交之旅;
业内人士施平指出,传统外贸企业都需要在三个方面下足功夫,即做好产品创新和企业内功修练、多开发一带一路市场、多发挥中国互联网模式和技术优势。
当前,欧美市场日趋饱和,已成一片红海,新兴市场正在不断崛起。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全球资源加速向中国聚拢,中国智造也在加速走向全球。有棵树在“一带一路”新兴市场早有布局,在多个“一带一路”沿线或相关国家投入了上千万美元建设、运营海外仓。
本次沙特国际贸易展览会(2018JITF)是海湾地区历史很悠久的综合性国际贸易博览会,也是沙特规模很大的国际盛会之一,受到伊斯兰发展银行及代表沙特工商业高发展水平的吉达工商商会和沙特商务部的大力支持,迄今已成功举办了29届。
展会每年都会吸引来自中东北非的大批买家前来观展:沙特、阿联酋、苏丹、印度、巴勒斯坦、阿曼、约旦埃及等。寻求贸易战出路,响应“一带一路”,开发中东非新兴市场,11月19-22日,来沙特吉达参展,我们不会凉!